上一页|1|2|3|下一页
/3页

主题:济南48校先后公布学区 历下区7所学校学区变大

发表于2013-03-20

3月4号的《学区调整及公示意见》中指出:学区调整后须及时通过网络、新闻媒体、校园公示牌等形式向社会公示,要制定学区划分图,用不同颜色标注学校学区,方便群众知晓。同时,还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。按照要求,各县(市)区教育局要在3月10日前制定完成本区域内学区调整工作实施细则,3月15日前全面完成学区调整工作,并制作本区域内学区划分图,上报市教育局备案审核。3月20日各县(市)区要通过网络、新闻媒体、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向社会进行学区公示。

另外,各县(市)区教育局和学校在调整学区过程中,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、建议,同时,邀请部分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及社区居民组成监督委员会,监督学区调整工作,要向社会公布服务监督电话,接受社会监督。市教育局服务监督电话为:66608024(基教处)。


发表于2013-03-20

调整要无缝隙覆盖或将告别学区孤岛小区


 

在之前的学区房调查中记者了解到,开发商售卖楼盘时,宣传的噱头都是围绕教育配套设施进行的,吸引了诸多市民花高价买房。但很多人发现,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,家门口的学校却不让进门了。


原因很简单,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实行辖区划片、就近入学政策,部分新建小区附近虽有学校,但却不属于学校划片范围,学校只招收片区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。而新建小区的教育配套设施又没有建设,于是,孩子们入学就掉空里了。无奈之下,家长们只能带着孩子到辖区内的县区教育局登记,等待区教育局的统一安排,可有些家长对安排的学校并不满意,于是出现了个别学校开学了,孩子还呆在家里没学上的情况。


发表于2013-03-20

学区调整将以学校四周均匀辐射

针对这种情况,济南市教育局在下发的《学区调整意见》中明确提出,学校学区调整要坚持无缝隙覆盖和就近从优原则。各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学区调整过程中,要加强与公安、房管、规划等职能部门的协调,做好区域内房产、适龄儿童数量及在建小区的摸底调查工作,做到全覆盖、无死角、无遗漏。对于新建插建小区,没有配套学校的,要确定协调入学的原则,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。同时,学区调整要以学校为中心四周均匀辐射划分,原则上以城市干路、支线或小区作为学区边界,不得进行某方位突出或跳跃式划分。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考虑历史因素,就近从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,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。


发表于2013-03-20

济南学区房市场火爆 最严调控事后沾沾自喜

2月24日,在十亩园小学一学区房门口,楼梯上站着十几个神色焦灼的人,他们由四拨购房人组成,同为竞争一套房,本报记者便是其中之一,他不为投资不想投机,只为快满三岁的女儿将来有个好学校就读,无可奈何被卷入一场抢房战。

去年年底以来二手房尤其是学区房市场之火爆,若非亲身体验,实在难以想象。

限购三年,刚需一族等不下去了,房价也早已按捺不住上涨的冲动。“新国五条”出台,会不会是新一轮的扬汤止沸?

 2月27日下午,在中介公司玛雅房屋洽谈室,我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完字摁上手印之后,长舒了一口气。悬空两个多月的石头终于落地,如果不出大的意外,不满三岁的女儿未来可以读十亩园小学,顺利升济南五中,这两所学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济南的好学校。

说实在的,对刚买下的这套二手房,妻子还真不是很满意:房龄老,20世纪80年代末建的,估计以后很难再出手;沿解放路,一天到晚汽车声不断;双气就更不用说了,没有……

然而,看房两个多月来所经历的没有合适房源、一房多家抢、房主坐地起价,以及调控加码、契税4月初上调,让我已经失去再坚持下去的勇气。不过,刚出台的“新国五条”细则又给了我莫名的兴奋。



发表于2013-03-20

选好学校决定权在房子

我上次买房在2009年初,当时正与妻子谈恋爱,买房时两家都出钱了,房产证也顺理成章地署了俩名,我收入高一些,是主还款人,妻子是共同还款人。彼时,受房贷打七折、首付两成等鼓励购房政策影响,房地产市场火得一塌糊涂。第二年随着闺女出生,房子报价也翻了将近一番。

之后是越来越严厉的调控政策,限购最揪人心:二套房首付由三成提至五成,进而加至六成,贷款利率升至1.1倍,税费加倍,三套房甚至直接停贷。此时,社会上不断传来用“假离婚”规避二套房高昂交易成本的消息。

随之而来的调查又让我思想充分解放:对假离婚,七成网友表示理解;五成人表示面对这种情况,可能会考虑假离婚,买房后再复婚就是了;只有三成人认为这是对婚姻的亵渎。但在我看来,维系婚姻的是感情,不是红本本。

2011年底,在双方父母帮助下我还完房贷,准备再买套学区房。事实上也不一定非得买,孩子从出生户口就落在妻子姥姥家,属于青龙街小学、济南五中学区,但听同事讲,这属于第四代挂靠,严查的对象,将来孩子即使顺利入学,也可能属于借读,未来升初中可能还得考,成绩要高出五六十分才行。

2012年下半年,关于房价持续上涨的消息层出不穷,刺激着我每一根神经,且愈来愈痛。直到12月份,全国百城房价环比连涨6个月的消息传出,专家称“房价上涨可能性增大,调控或再收紧”,我再也坐不住了,这时的情况与2009年底如出一辙,当时连涨5个月,调控果然开始升级,我感觉,出手的时候到了。


上一页|1|2|3|下一页
/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