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坛子里有点闷,转篇文章逗乐下——明朝的“太监热”

发表于2011-03-21
 

明天启三年,那个魏忠贤的铁哥们朱由校觉得身边人不够用,就下令扩招太监。

他原计划征招两、三千人,可不料,竟然冒出近3万人报名。而且,各个应聘者,还按报考条件,先用小刀把自己整的无鸟一身轻了。

这下,朱皇帝又喜又愁,喜的是,想不到我大明爱国人士还真多,都惦记着伺候朕。愁的是,冒出这么多无鸟族怎么办啊。众所周知,少了此器官,就业范围自然比正常人少一点了,起码,鸭子是不能做了。

没办法,朱皇帝只好下令,额外再增收太监1500人,那剩下的两万多人,统统安置在京郊南苑的收容所,作为后备人才,由国家出资,把他们养活起来。

这个朱皇帝,还挺仁义,也颇有人才意识。

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,并不是所有宦官和司马迁那样,想到被阉,愁的饭都吃不下。其实很多杰出人士,看到自己赤条条无所牵挂的身体,幸福地以为考上状元

根据史册记载,曾经有个村庄,有少年不到1200人,其中997人,都被父母阉割了,准备进宫为皇家服务。

各位,怎么样,这个职业吃香吗?

为什么这么多人宁愿不做男人,也想当个太监呢,其实这很好理解。

无他,唯一字耳,说白了,就是有如下三方面的好处。

第一,工作稳定,不愁吃喝,生老病死都有公家承担着,可谓24K金饭碗,就像咱现在的那个……。

看看历史都知道,凡是太监职业最火爆的时候,也正是寻常百姓小日子不太好混的时候。做买卖竞争激烈,做艺术没有市场,看来看去,只有当太监最爽。

只要解除武装,你就成了皇帝自家人,皇帝在一天,你就滋润一天。生活稳定,不用奔波,绝不会今天下岗、明天失业。

当了太监,有吃有喝,烟靠人送,酒靠进贡,银子基本不用,老婆基本不动。(太监有没有老婆啊?我忘记了)。哪怕外面物质飞涨,大饼卖到一两银子一块,和你都没什么关系。

最主要的是,当了太监,就属于国家“编制内人员”了,生命等于进了保险箱,生老病死都有朝廷管着,绝不会因为付不起医疗费,而被抬到大街上等死。老百姓看场病,银子花了一大把,倾家荡产还没治好,说不定还会由于红包没有送到位,肛门被人缝了起来。

当太监就不同啦,拉个肚子都有太医为你诊治,要是拉肚子拉死了,也没关系,皇家出钱把你埋到太监公墓去,连火化费都免了。

瞧瞧,太监这个福利待遇,寻常百姓能比的了吗?

第二,当太监前途远大,官升的快,有权有势,

虽说伴君如伴虎,但近水楼台毕竟先得月啊,成了皇帝的家人,升的还能不快?清朝的小德张进宫十余年,就升到太监大总管的位置,连各地的封疆大吏,见了他都要恭恭敬敬的喊一声前辈。除了他,其实大部分太监都是寻常百姓不敢惹的人物,因为他们掌握的权力,是可以象捏死了蚂蚁那样,捏死小小百姓的。看过话剧《茶馆》吗?那里面有个想娶小妾的太监,正是老公们的杰出代表。

同时,当太监还有个好处:隐形收入极多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本来还想写点当太监的好处,可越写越不安,怕有那位脑残人士骂我,所以,急急打住吧。

发表于2011-03-21
引用:oasis_1918 在2011-3-21 12:53:14写道:原帖
 
明天启三年,那个魏忠贤的铁哥们朱由校觉得身边人不够用,就下令扩招太监。
他原计划征招两、三千人,可不料,竟然冒出近3万人报名。而且,各个应聘者,还按报考条件,先用小刀把自己整的“无鸟一身轻”了。
这下,朱皇帝又喜又愁,喜的是,想不到我大明爱国人士还真多,都惦记着伺候朕。愁的是,冒出这么多无鸟族怎么办啊。众所周知,少了此器官,就业范围自然比正常人少一点了,起码,鸭子是不能做了。
没办法,朱皇帝只好下令,额外再增收太监1500人,那剩下的两万多人,统统安置在京郊南苑的收容所,作为后备人才,由国家出资,把他们养活起来。
这个朱皇帝,还挺....
 
 够辛辣~顶!
发表于2011-03-25

纯属逗乐

发表于2011-03-25
逗乐+讽刺
发表于2011-03-25
挺会编的。
发表于2011-03-26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