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今天你礼让电梯了吗?迟到也别挤小心掉负一

发表于2013-07-16

13人电梯挤18人被封为中国式挤电梯 超载致电梯坠下负一楼。13人电梯挤18人没人肯退出引发热议。14日,湖北襄阳一写字楼内,13人电梯挤18人。工作人员喊了半天却没人肯下来。由于严重超载,电梯直接从1楼下坠到负一楼。18人全部被困。13人电梯挤18人无人肯退引发深思,中国式挤电梯何时能改变?

 

13人电梯挤18人被封为中国式挤电梯 超载致电梯坠下负一楼

 

发表于2013-07-16

13人电梯挤18人被封为中国式挤电梯 超载致电梯坠下负一楼

13人电梯挤18人出事故

网友批评没素质不懂谦让

13人电梯挤18人致电梯直坠负一楼,通过物业公司和消防官兵的营救,被困人员全部救出,只是虚惊一场。如果电梯出事时不是在一楼而是更高楼层,后果就不堪设想了。庆幸之余,这起事故让人感到又好气又好笑,许多网友批评道,“怎么都这么没有素质,一点不知道谦让”。

 

发表于2013-07-16

13人电梯挤18人被封为中国式挤电梯 超载致电梯坠下负一楼

电梯超载时,门口或最后上电梯的人要主动退出,这既是乘坐电梯的文明礼仪,也是对彼此的安全保证。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见到更多的场景却是,众人蜂拥进入电梯,纷纷抢占有利地形,等到电梯超员报警时,各个环顾左右,谁也不愿意主动退出。如此“中国式挤电梯”固然是一种尴尬,但却不能全怪公众素质。

从心理学讲,“13人电梯挤18人无人退出”属于“旁观者效应”。由于人数较多,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变得很弱。每个人都在期望别人承担责任,主动退出,结果反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。这属于正常的社会心理学现象,不应给予过多的指责。 

 

 

发表于2013-07-16

更重要的是,“中国式挤电梯”折射出我们对电梯的配备和使用方面的不足。一方面,目前国家对于电梯的各项规定中,大多偏向于电梯安全等方面,而对于电梯的数量或者运行速度等方面则无硬性规定。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,尽量减少电梯数量,或是改用更为低廉的小电梯、慢电梯,造成“小马拉大车”现象。当搭上一部电梯比挤上一趟公交车还难,那些幸运儿怎舍得轻易放弃?

同时,“中国式挤电梯”往往发生在写字楼。由于各公司上下班时间撞车,造成“空中塞车”的小高峰。电梯超员后主动退出,固然彰显了谦谦君子风范,但却要多等上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,面临迟到扣奖金的风险,在这种情况下,人们哪里还顾得上绅士风度,礼让三先?

 

发表于2013-07-16

都没超重提示么?既然不超重,就应该在设计范围内,滑落肯定是质量问题.这种事也要上纲上线么...

发表于2013-07-18

公司电梯天天挤死

上一页|1|
/1页